为什么中证军工的估值不低
中证军工指数是由主营业务与军工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了军工行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目前中证军工指数的估值相对较高,但有一些因素使其估值保持在不低的水平。
1. 中证500指数的业绩表现
中证500指数在2020年的业绩表现不差,净利润同比增速达到23.25%。与此相比,2022年的业绩预期增速较差,预计会降至5.83%。这意味着2020年的高增长并不是因为低基数的影响,而是实际经营表现良好。
2. 中证军工指数的PE估值
根据数据显示,中证军工指数的最新PE估值已经跌至51倍左右,位于近10年来的5.87%分位水平,低于56.57倍的机会值。虽然历史上中证军工指数的估值已经跌破机会值多次,但每一次都是估值低于机会值时的机会点。目前军工板块整体PE处于相对低位,呈现较高性价比。
3. 军工板块的收益表现
自2022年初以来,中证军工指数下跌了22.64%,这使得板块的估值得到了充分消化,进一步突显了高性价比。目前军工板块整体PE为58.47倍,接近2020年6月的最低点。预计2023年,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平均增速将达到8.62%,这也将对军工板块的估值产生积极影响。
4. 中证军工指数的动态市盈率
中证军工指数的动态市盈率目前仍然低于机会值,具备较大的上涨空间。这意味着军工板块的估值尚未达到合理的水平,投资者可以考虑增加配置。
5. 基本面催化因素
军工板块有许多基本面催化因素,例如2022年是三年国企改革行动方案的最后一年,盈利增长可期。半年报业绩的兑现也将对军工板块的估值产生积极影响。军工板块作为一个稳定增长的行业,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
中证军工指数的估值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股票的价格已过高。在2020年业绩良好和2022年业绩预期增速较低的支撑下,军工板块的估值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板块的收益表现较差和动态市盈率仍然低于机会值,为投资者提供了较大的上涨空间。基本面催化因素也将进一步促进军工板块的发展。建议投资者坚定加大军工板块的配置力度,抓住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