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资产重组监会过会时流程
重大资产重组是指上市公司对公司资本重新进行整合和调整的行为。根据2020年3月1日修改后生效的《证券法》以及相关管理办法,我国对重大资产重组的监管和审批流程做了一系列修改和规定。下面将结合相关内容详细介绍重大资产重组在监会过会时的流程:
1. 预披露阶段
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确定后,公司需要编制预披露材料,并按照规定提交给证券交易所进行审核。预披露材料主要包括发行人的基本情况、发行股东的股权出资情况、重大股权变动情况、公司的历史沿革、员工状况等。
2. 证监会反馈意见
预披露材料提交后,证监会会对文件进行审查,并提出反馈意见。反馈意见可能涉及到方案的合规性、交易的公允性、利益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公司需要针对这些意见进行补充和调整,并提交给证监会。
3. 反馈会
证监会会召开反馈会,与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相关人员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询问。反馈会的目的是进一步审查和确认方案的可行性和合规性,以及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4. 再次预披露
根据反馈会的意见,公司可能需要对方案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修改后的方案需要重新预披露,并提交给证监会进行再次审核。
5. 审核排序
根据审核的进度和时间点,已经召开过反馈会的公司会按照重新提交预披露材料的时间进行排序。未开反馈会和新受理的公司按照受理时间安排审核。
6. 证监会审批
审核通过后,证监会会对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行最终审批,并发放正式的核准文件。公司需要在收到正式核准文件后才能进行重大资产重组交易。
7. 监管问答和监督
在监会审批通过后,交易所会对重大资产重组进行监管。交易所可能会要求公司回答监管的问题,或者发出问询函。公司需要积极配合并履行监管要求。
8. 上市公司规定
上市公司还需要遵守相关的上市公司规定。例如,若通过借壳上市,即通过向上市公司置入自有资产的方式来上市,公司需要符合相应的条件和要求。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总结出重大资产重组监会过会时的流程和相关内容:
1. 预披露阶段:公司编制预披露材料并提交给证券交易所进行审核。
2. 证监会反馈意见:证监会对预披露材料进行审查,并提出反馈意见。
3. 反馈会:证监会召开反馈会与方案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
4. 再次预披露:根据反馈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并重新预披露。
5. 审核排序:已召开反馈会的公司按重新预披露材料时间进行排序。
6. 证监会审批:证监会对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进行最终审批。
7. 监管问答和监督:交易所对重大资产重组进行监管并要求公司回答监管问题。
8. 上市公司规定:公司需遵守上市公司相关规定,如借壳上市的条件和要求。
重大资产重组在监会过会时的流程涵盖了预披露、反馈意见、反馈会、再次预披露、审核排序、证监会审批、监管问答和监督以及上市公司规定等环节。对于上市公司而言,了解和遵守这些流程和规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保证重大资产重组的合规性和可行性,也可以减少后续问题和风险的发生。
- 上一篇:股票集合竞价时间买卖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