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审计质量控制要求的是
审计质量控制是确保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它是审计机关为履行职责、加强管理、提高工作质量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1. 审计质量控制要素
审计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和审计质量监控等五个方面的要素。审计机关应根据这些要素和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制度和规章制度。
2. 审计业务质量标准
审计业务质量标准是审计质量控制的核心,它规范了审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具体内容包括审计方案、审计方法、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审计报告、审计意见等,通过制定这些标准,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审计质量控制要素主要包括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和审计质量监控。审计业务质量标准则规范了审计工作的各个方面。
3. 审计质量责任
审计质量责任是指审计机关对审计工作质量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主任会计师作为审计质量的最高责任人,负责制定和实施审计质量控制制度;审计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总体质量;项目合伙人负责项目的组织与实施。
4. 审计职业道德
审计职业道德是审计人员在从事审计工作时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质量控制方面,审计机关应加强对审计职业道德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审计人员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5. 审计人力资源
审计人力资源包括审计人员的数量、素质和结构等方面的要素。审计机关应根据业务需要,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对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6. 审计业务执行
审计业务执行是指审计机关在实施具体审计项目时需要遵循的流程和程序。审计准备过程是内部审计工作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全面、细致的审计准备,可确保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等。
7. 审计质量监控
审计质量监控是审计机关对审计质量进行的监督和检查。它包括对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和审计意见等进行审核,并对机关内部的质量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和改进。
审计质量控制包括审计质量责任、审计职业道德、审计人力资源、审计业务执行和审计质量监控。审计机关应根据这些要素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8. 审计质量控制要求实践
实际操作中,审计质量控制要求的具体实施如下:
- 选择适当的审计项目进行审计,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和风险水平来确定审计资源的分配和调整。
- 对所有的审计项目进行内部控制测试,确保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 采用详查法对所有的审计事项进行审查,保证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 在实施审计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计划,并建立审计工作底稿的层层审核制度。
- 助理人员需对项目主审人员的工作底稿进行复核,以确保审计质量。
实施审计质量控制要求包括选择审计项目、内部控制测试、详查法、审计计划和工作底稿审核等多个方面,目的是确保审计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上一篇:002288股票扭亏是好还是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