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计入资本公积
一、计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的情况
1. 有限公司接受股东的出资
这种情况下,主要是股东投入的资本中没有计入实收资本的部分。这部分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应计入资本公积。
2. 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
当企业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时,所转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应反映企业接受的资产捐赠。
二、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情况
1. 购买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
当企业购买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时,购买价值超出其账面价值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2. 公司投资股权
当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时,投资金额超出被投资单位的净资产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3. 未来惠民计划
企业为员工、退休人员或其他群体设立的未来惠民计划,如福利基金、退休金计划等,其中的资金超出法定账务计量的义务或责任的金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4. 补偿
企业获得补偿或赔偿金时,超出法定账务计量义务或责任的金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三、计入“资本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的情况
1.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
当企业有外币资本或外币股本时,由于汇率波动导致资本折算差额的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2. 法定财产重估增值
企业根据法定要求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重新估值产生的增值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3. 债权转股权
企业债权转换为股权时,债权转股权所计入的股本溢价部分应计入资本公积。
四、计入资本公积的其他情况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正常变动
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2. 自用房地产转为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当自用房地产转变为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时,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3. 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
当存货转变为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金融资产时,公允价值超出原账面价值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额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以及其他与资本相关的溢价或增值部分。根据不同情况,可将资本溢价、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等计入资本公积科目下,并作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这些计入资本公积的情况包括有限公司接受股东的出资、购买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公司投资股权、未来惠民计划、补偿、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法定财产重估增值、债权转股权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正常变动、自用房地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等情况也应计入资本公积。
+- 上一篇:3千万韩币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