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股和限售股是什么意思
1. 流通股的概念
流通股是指上市公司股份中,可以在交易所流通的股份数量。其概念,是相对于证券市场而言的。 在可流通的股票中,按市场属性的不同可分为A股、B股、法人股和境外上市股。
2. 限售股的概念
限售股是因为一些特定的原因而受到限制的股份,这些原因可以是公司制定的员工锁定期、股东协议或者法律法规等。在限售期内,股东不能无条件地进行股票交易,这样可以保护公司的稳定和发展。
3. 流通股与限售股的区别
3.1 流通股与限售股的定性区别
流通股是可以在交易所进行自由交易的股份,而限售股则是因特殊原因而受到交易限制的股份。
3.2 流通股与限售股的发行方式区别
流通股一般是按照市场需求和投资者认购的意愿,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发行;而限售股一般是通过公司内部分配、战略投资者配售等方式获得,并且以较低价位获得。
3.3 流通股与限售股的持股期限区别
流通股的持股期限一般没有限制,股东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买卖股票;而限售股则有一定的持股期限,股东需要在限售期过后才能自由交易。
4. 对流通股和限售股比例的规定
我国证监会规定,流通股股数在4亿股以下的上市公司,发行在外可流通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不得低于25%;而4亿股以上的上市公司,发行在外可流通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不得低于10%。
5. 流通股和限售股的价值差异
流通股一般都是按照几十倍的市盈率溢价发行的,而限售股一般是战略投资者或原始股东以较低价获得的。流通股相对于限售股具有更高的价值。
6. 不同类型的限售股
6.1 股改限售股
股改限售股是指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由原非流通股转变而来的有限售期的流通股,市场俗称为“大小非”。
6.2 首发配售股份限售股
首发配售股份限售股是指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部分股份因法律、法规或公司章程规定存在限制转让的股份。
6.3 内部职工股限售股
内部职工股限售股是指公司的职工持有的股份,在一定期限内不得进行转让的股份。
7.限售股的解禁
限售股在限售期过后,股东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将限售股解禁,变为流通股,从而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
- 上一篇:基金的手续费如何计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