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坝是怎么建成的
三峡大坝是怎么建成的
1. 蓄水难点
蓄水是指在大坝建成后,将河水拦截起来形成水库。蓄水是水利工程建设的目标和成果,也是最具影响力的环节。三峡工程的蓄水难度也不小,因为三峡水库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
2. 主体建造
要建立大坝,第一要做的就是把三峡的水流从中间截断,形成南北分流。然后把里面的水抽干,在中间建一条河道,而后在河道两边填充上足量的石头,直到这些石头可以覆盖水面,这样水就往两边流,中间就露出了一个大坝的形状。在清空的区域中预先将河床清理干净,露出其下方的坚固基岩,并在其上进行加固并浇筑大量高强度钢筋混凝土,然后才完成了三峡大坝主体的建造工作,所以,人们才会说三峡大坝拥有足够的防御能力。
3. 水位达到设计高程
三峡大坝的建设历时漫长,从1994年12月14日开始到2006年5月全线建成,期间完成了主体建筑物工程和导流工程两部分。2006年5月,全长2309米的三峡大坝全线达到海拔185米设计高程,标志着三峡大坝全线建成。三峡工程成功蓄至156米水位,开始发挥防洪和发电功能。
4. 环境和地质问题
在三峡大坝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和疏浚大量的土石,这些活动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三峡大坝的建设还会影响到当地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地质问题也是建设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三峡大坝所处的地质条件复杂,需要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评估,以确保大坝的安全和稳定。
5. 三峡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三峡大坝,位于***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间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宜昌市上游不远处的三峡位置,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三峡大坝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总投资为954.6亿元人民币。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混凝土重力坝,也是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除了防洪和发电功能之外,三峡大坝还对航运起到重要作用。
三峡大坝的建设经历了多年的努力和挑战,通过截流、填坝、加固等工程手段,成功地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它不仅具备防洪、发电、航运等多重功能,还为当地带来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机会。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环境和地质等问题,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以确保大坝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 上一篇:002390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