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增发定价基准日怎么确定的
股票增发定价基准日是指公司发布增发公告后的一天,公司在这一天确定增发股票的价格基准。确定股票增发定价基准日的方法有很多种,根据相关规定和实务操作,公司可以选择固定日期、按时段选择等方式来确定定价基准日。通过对定价基准日的选择,公司能够更合理地确定增发股票的价格,保障发行的顺利进行。
1. 股票发行价格的确定:
股票发行价格通常是指股票的票面价值,也就是股票的面值。公司在股票增发时,可以按照票面金额来确定发行价格,也可以超过票面金额确定价格,但是不能低于票面金额。确定发行价格时,即使公司给出一个超过票面金额的价格,市场的认可和接受度也是非常重要的。
2. 非公开发行的定价基准日:
根据《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过实施细则》的规定,非公开发行的定价基准日为发行期的第一天。在这一天,公司将根据参与增发的投资者的竞价结果来确定发行价格。与公开增发相比,非公开发行的程序更为灵活,公司可以更灵活地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发行价格。
3. 固定日期的选择:
在一些情况下,公司可能预先确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作为定价基准日。例如,公司可能规定在股东大会后的第二个交易日或与承销商协商确定的特定日期作为定价基准日。通过明确固定日期,公司可以更好地掌控发行进度,减少市场波动对定价的影响。
4. 按时段选择:
除了固定日期之外,另一种选择是按时段选择定价基准日。例如,公司可以选择最近的一段时间作为定价基准日,比如过去20个交易日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计算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的交易均价,并根据此价格确定增发股票的价格。
5. 新规对定价基准日的影响:
在2017年的新规定出台之前,实务中定价基准日使用较多的是董事会决议公告日或股东大会决议日。根据新规定,这些日期都不可以作为定价基准日。在新规定出台后,公司需要根据相关规定和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定价基准日。
6. 定向增发的利弊:
定向增发是一种面向特定投资者的增发方式。这种方式有以下一些利与弊:
利:
- 能够吸引特定投资者的加入,带来更多的资金。
- 可以通过与特定投资者的合作,获取更多的资源和经验。
- 能够更好地控制发行的节奏和进度。
弊:
- 可能导致对现有股东权益的稀释。
- 可能引发公司内部人员的分歧和不满。
- 可能引起市场对公司战略调整的质疑。
7. 定增股票发行期首日的确定:
定增股票的发行期一般为6个月至12个月的时间,发行期的首日为本次发行的第一个自然日。发行期的长度取决于认购情况,发行完成后将进入股票的正常流转期。
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股票增发定价基准日的确定方法和相关的利弊。在选择定价基准日时,公司需要考虑自身的情况和市场需求,确保发行价格的合理确定,从而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 上一篇:天山股份重组是利好还是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