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义货币是指什么
广义货币是指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或口径。在国际上,货币供给被划分为五个层次:M0、M1、M2、M3、M4。M0代表流通中的资金,M1为狭义货币,而M2、M3、M4则属于广义货币。广义货币包括了流通中的现实货币和金融资产,它们在经济体中起到了价值传输、价值支付以及商品价格确定等重要功能。
1. 反映购买力不同
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们反映的购买力不同。狭义货币反映着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也就是人们在银行体系之外所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而广义货币不仅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包括了潜在的购买力,即各种储蓄存款和其他金融资产。
2. 作为货币和金融资产的总称
广义货币是一种货币和金融资产的总称,它包括了流通中的现实货币和金融资产。除了现金和活期存款,广义货币还包括了各种储蓄存款、定期存款、其他非货币资金以及其他金融资产。这些货币和金融资产在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传输、价值支付和商品价格确定等功能。
3. M0、M1、M2的定义
货币供应量的三个重要定义分别是M0、M1和M2。M0代表流通中的现金,即人们手中持有的纸币和硬币。M1等于M0加上可以通过开支票进行支付的单位活期存款。而M2则等于M1再加上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等。M2是广义货币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 M3的概念与区别
M3是比M2更广义的货币概念,它包括了高于10万美元的定期存款。M3在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的基础上,加入了那些更大、更稳定的定期存款。这些存款更少受到人们的支取和转移,因此更具稳定性。
5. 广义货币的定义和作用
广义货币的定义是指***发行的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以及由银行发行的银行存款,如支票、银行汇票和信用卡等。广义货币不仅仅是货币本身,它还承担着交换和支付商品和服务的功能,同时也是评估一个***或地区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
广义货币是货币供给的一种形式,它涵盖了流通中的现实货币和金融资产。在国际上,货币供给被划分为多个层次,其中M0、M1、M2是最常用的定义。广义货币反映了经济中的购买力和货币资产的总量,它在经济体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了解广义货币的概念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货币供应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 上一篇:怎样取消自动定投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