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保管的会计档案的期限一般分为几种情形
2024-02-01 08:27:22 金融知识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和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又分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种。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是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开始计算。
1. 永久保管期限
永久保管期限指的是那些长期保管的、不允许销毁的会计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保管清册记录了单位所有的会计档案,包括档案名称、保管位置、保管人员等重要信息。清册需要永久保管以便随时查阅。2) 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记录了被销毁的会计档案,包括档案名称、销毁日期、销毁原因等信息。为了规范档案销毁流程,销毁清册需要永久保管。3) 年度财务报告:年度财务报告是会计部门汇总核算工作的最终成果,记录了单位一年的财务情况和经营成果。为了财务审计和备案等需要,年度财务报告必须永久保管。2. 25年保管期限
25年保管期限适用于以下会计档案:
1) 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记录了单位每天的现金和银行存款收支情况。这份档案具有重要的财务凭证作用,需要保留25年以备查阅和核对。3. 10年保管期限
10年保管期限适用于以下会计档案:
1) 固定资产卡片账(报废后):固定资产卡片账记录了单位的固定资产信息,报废后必须保留10年以备核对和审计。2) 银行存款日记账(非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非现金)记录了单位非现金的银行存款收支情况,具有重要的账务凭证作用,需要保留10年。4. 5年保管期限
5年保管期限适用于以下会计档案:
1) 固定资产决算审批表:固定资产决算审批表记录了单位固定资产的决算情况,需要保留5年以便核对和审计。2) 贷款和借款合同:贷款和借款合同记录了单位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借贷关系和还款计划,需要保留5年以备查阅和借鉴。3) 科研项目立项文件:科研项目立项文件包括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批复、资金使用计划等,需要保留5年以备审查和追溯。5. 3年保管期限
3年保管期限适用于以下会计档案:
1) 债权债务证明文件:债权债务证明文件包括借据、欠条、债权转让凭证等,需要保留3年以备核对和解决纠纷。2) 发票和凭证:发票和凭证作为证明收支的重要凭证,需要保留3年以便查验和核对。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根据其重要性和使用频率进行划分。永久保管期限适用于保管清册、销毁清册和年度财务报告等重要档案。定期保管期限分为3年、5年、10年、15年和25年五种。根据不同保管期限的设置,单位可以合理利用存储空间和管理资源,确保会计档案的完整性和可查性。
- 上一篇:中乙积分榜排名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