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如何控制阿里巴巴股权
马云如何控制阿里巴巴股权
1. 引入合伙人制度
在阿里巴巴上市前,马云先用1000万注册了杭州云铂有限公司,占股34%,并与其他合伙人签订《一致行动人协议》和《投票权委托协议》,让其他股东将投票权委托给马云行使,从而控股公司。
2. 软银投票权授权
大股东软银将投票权授予马云为首的管理层,因此他能够控制董事局。阿里巴巴还采用了双层股权结构,通过A/B股划分,在没有持有绝大部分股份的情况下,通过控股A类股份,从而实现控制权。
3. 多轮融资形成复杂股权结构
阿里巴巴在上市前进行了多轮融资,形成了复杂的股权结构。在这个结构中,马云通过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拥有了对公司董事会的任命权。阿里巴巴的合伙人由公司的创始人和高管组成,合伙人可以提名董事会候选人,并通过股东会表决通过。
4. 控制股权比例超过阈值
持股比例背后的意义是对公司拥有绝对的控制权,马云通过多轮融资和合伙人制度,逐步控制了阿里巴巴股权。当持股比例达到67%时,可以修改公司的各种章程和重大决策。当持股比例达到51%时,可以确保董事会候选人的当选。
5. 多层级管理体系
为了促进公司的运营,马云将管理分为三个层次:新员工负责具体实施,中层经理负责战略管理,创始人主要关注人才选择和企业发展方向。通过梯度设计和相应的责任,马云确保创始人团队在公司运营中的重要性和决策权。
6. 平衡持股比例
马云通过灵活的融资策略和股权安排,平衡了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同时保持了自己对公司的控制权。在引入第三轮融资时,马云将第二大股东的股权份额控制在20%左右,从而避免对自身控制权构成威胁。
7. 控制权的完全实现
通过合伙人制度、投票权授权、双层股权结构和多层级管理体系,马云成功实现了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尽管持股比例不高,但马云通过合伙人制度和复杂股权结构,使其团队能够在公司运营和重大决策中拥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马云通过引入合伙人制度、投票权授权、双层股权结构和多层级管理体系等手段成功控制了阿里巴巴的股权,实现了对公司的控制权。这种灵活的股权安排和管理结构为阿里巴巴的稳定发展和决策执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 上一篇:6000法郎是多少人民币